此时的潼关号称天险,其险要远不止一个潼关关城,而是一个多重、绵延的防御体系。此次大败,后秦虽然失去了远望沟和城塞的控制,但依然能够封住金沟,同时在麟趾原上,还有后秦武卫将军姚鸾部驻扎,随时可以威胁潼关关城和远望沟。姚绍毕竟还是一员名将,虽败但未乱,后秦并没有彻底崩盘。
退至安全地带后,姚绍哈哈地仰天大笑着对部下众将说:“王镇恶、檀道济,禪山等人拿下潼关关城,却不能乘胜追击,正是他们实力不足,需要固守以等待后援的明证。而且是孤军深入,补给也不太充足,其实不足为虑!现在我们只要能断绝潼关晋军的粮道,那么顶多一个月,他们这帮人的脑袋就可以被我军砍下来!而只要打败了王镇恶、檀道济,打退刘裕也就不难了!当年官渡曹操打败袁绍,釆取的就是这个计策。”
晋军的屯粮之所为阌乡,如何断人粮道?此时潼关关城、远望沟、黄巷坂都已被晋军控制的情况下,秦军要从陆路直接迂回到阌乡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偏师比较可行的路线是先从蒲津东渡黄河进入今天的山西省,然后再南渡黄河到达阌乡,需要渡黄河两次。显然也是一条很不好走的路,如果偏师不利,在定城的秦军主力几乎不可能及时救援。
辅国将军胡翼度兜头给大家浇了一盆冷水:“作战时兵力应该尽可能集中而不要分散,我军已经打了一场败仗,如果派出的偏师因兵力不足再败,士气必然瓦解,如何还能再战?”姚绍听罢,认为胡翼度所言有理,便放弃迂回阌乡的计划,改命此时尚据守在麟趾原上的姚鸾部出击,设法居高临下,切断远望沟大道,以断绝潼关晋军的补给。
禪山对着立体地形图细看了一下,远望沟大道距后秦姚鸾防线不远,粮道为我军命脉,不可不防,王镇恶与檀道济深以为然,急派徐琰领兵埋伏于粮道之左,尹雅率军出击晋军粮道,见护粮士兵纷纷逃散,急挥军而出,抢下粮车,打开看时,里面全是沙土,急喊中计,徐琰伏兵四出,尹雅第二次当上了晋军的俘虏。
尹雅被押送到主帅刘裕面前。刘裕高呼,刀斧手,拖出砍了,号令三军!尹雅见状高呼说:“我前些日子被俘就该死了,只是侥幸逃出而已,今天再被你们擒住,一死理所应当!但汉人与夷人虽然民族不同,君臣间的大义却是一致的。晋朝既然以大义为名兴师,为何不能让秦国也有坚守节义的臣子呢?”刘裕见他言语雄壮,颇有胆识,很欣赏,亲下营帐给他松绑,尹雅因而归降。
檀道济在山顶筑一高台,借望远镜之助,发现麟趾原上后秦军驻扎的大营。于是,三月四日夜晚,沈林子率精锐部队奇袭姚鸾大营,结果后秦军遭遇潼关战役的第三次大败,姚鸾被斩,所部九千后秦军全军覆没!此战后,后秦军队已被完全逐出了麟趾原,从陆路切断晋军补给线已经变成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陆路不行就打水路的主意,屡战屡败的后秦军主帅姚绍没有气馁,决心还要屡败屡战。他派东平公姚赞率军西渡黄河进入河东,然后屯兵于黄河北岸,打算切断晋军的水运粮道。在古代,由于水运的效率远远高于陆路运输,所以粮道能用水运的地方,一般都不会考虑陆运。虽然从洛阳到潼关的黄河水道并不是很好走,中间要经过水急礁多的三门砥柱之险,但仍是潼关晋军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十数里外,王镇恶等手拿望远镜远距离早早就发现他们了,看着后秦军东张西望的表情,晋军将领哈哈大笑。
敌明我暗,胜负早在意料之中,沈林子再次挥军渡河,大败后秦军,东平公姚赞几乎是孤身一人逃回定城。后秦的河北太守薛帛见后秦军屡败,估计大势已去,便献出河曲地区,向晋军投降。后秦军阻断晋军粮道的计划再一次告吹。
四战四败,后秦军中最后一个偶像,曾经战无不胜的鲁公姚绍,至此光芒尽失。
喜欢蝌蚪天书请大家收藏:(www.sntxw.com)蝌蚪天书少女同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