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分舰队编制两艘航母的目的是,单一航母的舰载机攻击能力不足,无论是俯冲轰炸还是鱼雷攻击,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俯冲轰炸机的载弹量有限,对加装了装甲的水平甲板的穿透、摧毁能力不足,鱼雷机同样的问题,只能使用专门的航空鱼雷,威力比舰载鱼雷的威力下,对战列舰等厚装甲战舰的毁伤效果比较差。
既然确定了美国海军的未来是以航母为核心的混编战斗群战术,那么就要对适合鱼雷机的鱼雷加以改进——在不改变鱼雷体积、重量的前提下,提高鱼雷的穿甲和爆破威力,或者提高鱼雷的速度。同时,必须提高鱼雷轰炸机的飞行速度,降低鱼雷轰炸机被防空炮击中、击毁的概率,由此又提出了提高鱼雷安全入水速度等一系列要求。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海军发现要提高一项要求,随后在其他所有方向都要提高,然后又出现了新的弱点,需要提高。而且,这种提高几乎看不到尽头,属于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路径。除非有一天能有颠覆性技术出现,改写整个作战体系为止,不过,估计到那时又会有新的螺旋式改进出现。
还是亨利将军当年在主持装备委员会时说的好啊:“我们所有的装备,都要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最到最好,除非出现新的技术,否则,我们总会有需要改变的地方。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
不知道是哪个军官最先想起亨利一次吐槽的话,于是立刻先在装备委员会,后在陆海军中引起了一同的感叹,无形中亨利再次成了陆海军部和参联会里中下级军官中的偶像。
此时担任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官的查尔斯·德佛列·休斯,也是亨利的老朋友了,休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坐镇斯卡帕湾大舰队基地,没有参战,但他是亨利在欧洲作战时期后勤补给舰队护航的策划者,很多亨利需要的物资都是通过休斯安排的。所以,在亨利的平易近人的感染下,休斯毫无疑问地成了亨利的好朋友和拥趸——亨利懂得和休斯一起分肥的。比如近葡萄酒一项,亨利在法国就低价收购了大量临近战区的葡萄酒庄园的窖存,然后通过休斯运回美国,再由内森接手,转交国内的渠道贩卖,整个大战期间,即使休斯仅可以获得一小部分分红(亨利解释的很清楚,里面有大量还在国内的战友们的股份在),但分红金额也到到了十万美元之巨了。
当然,休斯还是属于很正直的军人的,但面对这种不涉及国家利益、军队利益的问题,又有什么可以指责别人的地方呢?反正空船回国也一样是浪费运力的。
所以,就像这次海军航母战术的定型,就在休斯和亨利的探讨中被确定了下来,反正这种事两个人聊过的不止这一件了——休斯没有实际指挥大舰队作战的经验,几乎同时期所有的美国海军将领都没有;陆军倒是在法国有了一定的大军团作战的经验了,可潘兴实在不是海军将领愿意去接近、请教的,那么就剩曾经的战役设计者亨利了,退役的亨利更容易和陆海军将领们谈论各种战术、战略问题的。
其实围绕航母设计的海军战术在简单不过,就是始终利用舰载机的远程作战特点,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细分之下,就是两方面,第一是先敌发现,先敌打击,先发制人,直接取得战术优势,并且将优势保持到底,直到优势变成胜势,胜势变成胜利;或者在被动情况下,稳固防御,保护好航母和舰载机部队,然后再进行反击,只要能保护好航母和舰载机部队就可以——但这种情况,亨利认为一定是舰队在指挥上发生问题才会出现;第二,就是在先发制人的作战中,如何保护因舰载机部队进攻后留下的防御空档,避免敌方进行同归于尽的打击。
休斯在仔细思考后,对亨利的认识感觉又有了新的深度,”喂,亨利。看起来你懂得不止是陆军作战嘛,什么时候对海军也有研究了?“
”没什么,我毕竟在装备委员会工作了很长时间,那里可是陆海军所有的装备设计、需求的文件一堆一堆的,换了你,看了无数的文件之后,也会对其他兵种有很深刻地认识的。“
”说说,你还了解的海军的哪个兵种或者职能舰艇的情况?“
亨利想了想,说道:”查斯,我就拿海军陆战队举例吧,从名称来说,海军陆战队的作用是做汉奸做不了的事情,就是登陆作战,对吧?“
”嗯,是的。风帆时代是进行甲板战、接舷战,现在就是登陆作战了。“对亨利的话,休斯必须要认同。
”那么,登陆作战会总是在港口进行吗?“这次不等休斯表态了,亨利直接往下说:”港口一般在战时,往往会是防御方设防最严密的地方,夺取港口的话,未来还是要从陆地夺取,主要是为了避开港口防御的炮台的火力威胁。那么,登陆的地点就会选择浅海沙滩一类便于步兵涉水的环境。于是,不可避免的无遮无挡的步兵就要遭到陆军火力的杀伤,这里指的陆军火力包括火炮和机枪,无论哪种,都会对步兵造成可怕的伤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