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体制中人的章局顿时话锋一转,又道:“挖我的镇山之宝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借用一下再还给我,倒是完全没问题的,国航局可以共享已有的储备技术,人力资源也是可以共享的嘛。”
这话一出,瞬间就听出了章局这话中的隐喻的弦音,黎川是搞技术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名企业家,华盛科技的老板,顿时半开玩笑的说道:“章局你还真不心疼,咋就舍得让杨院士他们这么奔波,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像杨院士这样的前辈,来我华盛科技那都是得当做稀世珍宝供着的呢。”
这话顿时引得周疆平等人一阵哄笑,对于黎川的好感度也进一步上升,说明华盛科技非常重视人才啊,重视他们啊,自然高兴了。
而章局虽然也笑了,不过内心却是有点小失望,作为体质内的人,他当然也听出来了,黎川刚刚的话等于是委婉的拒绝了。
章局自打知道了华盛科技的“运天级”空天运输机之后,直接就看中了引擎发动机系统,而且如果能够与华盛科技进行新技术共同开发并技术共享,那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占尽便宜。
不过,这种便宜看来是占不到了,黎川果断拒绝,这才想到华盛科技是一家企业,且是私企,并不是政办机构。
同时章局心里很无奈的抱怨,黎川这家伙当着面在国航局几大领军级科学家面前狂攒人品,看来这家伙肯定有一本厚厚的小本本写着一大批国航局里的航天技术人才啊。
黎川刚刚的话说的委婉,但已经很明了了,如果国航局提供技术支援,华盛科技肯定不会吝啬一笔资金购买这些技术,毕竟还能省下时间成本,这才是黎川最看中的一点。
双方详细磋商了长达三个半小时,一番商谈下来算是初步达成了合作共识了。
国航局不是盈利机构,这次能够来华盛科技商谈商业性质的合作也是向上级请示过并且得到特例批准的结果,毕竟国家经费拨款有限,能够自行弄到经费也挺好的,反正出售对象是华盛科技,那就不算是技术外泄了。
实际上,章局很早就开始建议向美国的NASA学习,现在NASA早就脱离了出来,把技术下方到美国的商业航天公司,以此分担经费上的压力,也提高本国航天事业的竞争力包括商业竞争力,而NASA也能分出精力去考虑更长远的规划。
否则,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的,NASA不断为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提供了不少技术支持,而且主动找SpaceX公司下单,扶持这家私人航空公司的发展壮大。
而现在的华盛科技更为特殊,它非但不需要国航局的扶持,反而自身就掌握着下一代的先进技术了,只不过作为后来者需要“补课”才能更好的在空间探索领域稳步前进。
这个结果对于黎川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国航局愿意拿出他们的技术储备支持华盛科技的私人空间探索事业,这就不用去“补课”了,直接“照抄”显然最快能出成绩。
而华盛科技代的价就是花一笔钱购买,这是双赢的结果。
章局等人结束了这趟行程之后,立刻再次向上级请示和建议学习美国NASA的模式,让国航局也能抽出身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华夏航天事业的整体发展,有利于资源整合,有利于资源不被重复浪费使用。
经过一周时间的内部研讨,最终决定就拿与华盛科技的合作先做一个试点,看看成效如何再决定全面实施。
与国航局的人见面初次磋商,双方算是暂时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不出意外这场合作应该会很顺利,黎川已经向老乔打了声招呼,也把具体的事物交代了一番,商业合作的事情交给老乔去打理就行了,相信他能非常出色的完成。
至于黎川本人,说句实在话他的时间真的非常宝贵,身上兼着许多重身份,尤其是还要总领大西北战略改造工程项目,事必亲为绝对是一事无成,掌舵人更重要的是扮演决策者的身份而非执行者,老乔这些人才是执行者,而且老乔的执行力相当优秀。
最重要的是华盛科技的私人空间计划没有任何领军级的人物,除了黎川。
他是真的想要把国航局的杨常丰、周疆平、朱宗鹏这三位领军级的航天人挖过来的,花多少钱都愿意,可这事情太难了,国航局不改革的话基本上是不用想了。
那么华盛科技航天事业只有黎川他本人算得上是领军级人物,目前招收的航天人才都不足以担当大任。
楚思远这个年轻人是个可造之材,非常有天赋,是黎川重点培养的对象。
虽然他的专业好像不对口,主精修的是机械工程学,但没关系,天赋才是最重要的,爱迪生那句名言应该理解为有天赋的人还比没天赋的努力,这么理解才是真谛。
黎川看中了楚思远的过人天赋,跨界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是灾难,但对于天才来说是一种磨砺。
这并不是什么特例,历史上加特林还是医生呢,可他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把机枪,随后加特林机枪的威名人皆知晓,这种跨界才是最牛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