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朔远控股公司,乃至旗下各公司之内,黄芩芷同意并支持了温朔的提议,也就意味着,决定并通过了。
彦云面露无奈,苦笑着摇了摇头。
但身为精英级的职业经理人,彦云很清楚,也最擅长在公司大股东和领导面前的心态转换,哪怕是自己的提议被直接否决,也断然不会心生不满,至少,不会表面上流露出来。
职业经理人的本职工作,职业素养,不仅仅是表象方面把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认真并尽可能完美地执行老板的决策,还要能够领会到老板的思想,而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老板把所有的话都明确地说出来,那样的话,还要你这个职业经理人做什么?
稍作斟酌后,彦云说道:“董事长,黄总,公司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改制,那么就要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近几年之内,甚至将来很长时间,只要公司的发展状况良好,长期保持增长,每年公司都要有大量的结余资金,这些资金,又该如何处理呢?”
黄芩芷面露诧异。
温朔也有些疑惑,道:“刚才不是说了么?全部按照股份比例分红啊,怎么会有结余的?”
“嗯?”彦云刻意稍稍疑惑了下,旋即好似了悟般点点头,又摇摇头,道:“我明白董事长的意思,按照这样的股权分红比例,公司所有人也都会被激励,从而增强工作效率,但股权分红制度,一旦实行,就必须考虑到更长远的利益。我们现在拿出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的股权,用于公司员工的分红,而且划分出等级,看起来似乎是两全其美的方法,但将来怎么办?简单说,目前公司只有一百人,股权分红百分之五十,将来公司会有一千人,还是这百分之五十的股权去分摊红利,也许那时候这百分之五十的股权红利分摊到一千人身上,比之现在分到一百人身上,还要多,但员工们,尤其是老员工、基层、高层的管理人员,心理上一定会有极大的不平衡,从而导致我们最初股权分红制度的初衷,走向反面。所以,从最初定下这个制度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把股权分红细化,留余出一部分的股权,以便于将来公司规模自然扩大之后,给予员工和高管的分红奖励。即便如此,将来这些股权也不够红利的平衡分配,公司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还要进一步的稀释、细化。”
温朔和黄芩芷对视一眼,尽皆点头。
这,还真是他们二人忽略,没想到的大问题——若非彦云提出,一旦将来的某一天爆发,势必会造成整个公司的动荡。
所以正如彦云所说,制度的改变不仅仅是在程序上需要详细的讨论和制定,还得考虑到每个人的心理因素。股权改制,需要每一位股东拿出他们的利益,虽然谁都能理解这样做是对的,无论是对公司的发展还是己身的利益,都是有利的,但,从最简单的道理和情理上来讲,又有几人心里对此能没有点儿芥蒂?——我的钱,凭什么白白地给他们?!
而当大家都接受了这项改制的方案后,随着公司的发展,还要不断地把自己的股权分出去……
这,又是一个坎,难以跨越的坎。
别人都在不断的增收,我也在增收,但股权却在不断地减少,如果股权没减少,我的收益会更多!
这个道理,又怎么来论对错?
权且不说别人,胖子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妈的,凭什么啊?凭什么啊?
这两个坎都能跨过去,那么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刚才彦云提到的,结余的资金如何处理?
总不能一直放在公司的账目上吧?
谁都不想往坏处想,总希望公司的盈利越来越多,而公司发展越好,盈利越多,股东们看着这部分股权的红利资金,一定会动心甚至眼红,怎么分?不分的话,就会累积,一年,两年……当这笔资金达到一个量级时,保不齐就会令人疯狂的。
我他妈不干了,离职,股权卖掉,但这笔积攒的红利中,我那一部分应该分给我吧?
但如果按照股权比例分给原始股东的话,则会增加股东们原本就不平衡的心态,对将来进一步的股权细化造成极大的阻力。
还是那句话……
凭什么啊?
一次又一次,真金白银的分给别人?
那都该是我的!
所以当公司决定要实施改革时,能够一次性解决的问题,最好是尽可能提前布局谋划、各方面设定好,至少设定出一个框架,别留下太多后患,别拖延到以后再去一点点解决,那样只会徒增乱子。
温朔捏着额头起身走到窗前,点着了一支烟,皱眉思忖着。
黄芩芷和彦云对视一眼,各自陷入了思考中。
彦云时不时地,会抬头毫不避讳地看一眼温朔那宽厚高大的背影,眼神中透着困惑和希冀。
这个曾经被自己小觑、瞧不起的年轻董事长,大男孩,一次又一次用现实证明了他决策的正确,一次又一次,走着与别人完全不同,甚至于悖逆企业运营模式的道路,却总是能踏对点,在旁人眼中因为不借贷、不负债的执拗,资金紧张所以发展速度一定会很慢,甚至停滞的情况下,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的发展,却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发展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