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氏传自战国时秦将王翦。
累代显宦,为天下一流门阀。
直到唐末方才衰落。
中唐诗人刘禹锡曾有诗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时才是初唐,大唐国力最鼎盛时期。
虽然因李治的朝堂平衡之策,对各家门阀有所打压,但王家的底蕴深厚,仍然不可小觑。
太原王氏目前主要有两支,一是祁县王,二是晋阳王。
谏议大夫王茂叔这一支,属祁县王。
与之前被废的王皇后,份属同支。
因此也不免受到牵连。
听说苏大为登门拜访后,王家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家中下人请苏大为与王敬直在厅中等候,过了一会,听得有数人的脚步声过来。
苏大为与王敬直都非常人。
听到脚步声后,两人都从座间起身,向着大门。
一眼看到,一位老者,身边跟着方才的下人,手中拄着拐杖,向这边走来。
在老者身后,跟着一位中年人,正是王茂叔。
王敬直上前两步,叉手行礼道:“敬直拜见劭翁。”
当先的老者,正是王茂叔的父亲,王劭。
王劭之前官拜宰相,但因为“废王立武”的牵连,此时已致仕在家数年。
“敬直,这位就是苏郎君吗?还不快为我引见。”
王劭花白的眉梢微微蹙在一起,下面一双眼睛,微微浑浊,仿佛两口深潭。
这是一个历经了武德、贞观和永徽年间的老臣,见惯了无数宦海风波。
眼前这位苏大为,自然是武后一党。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王家与武后那是什么样的关系?
如今这个苏大为,跑到王家来,为的又是什么?
这不能不让王劭心中猜疑。
但他养气功夫了得,心中纵然有千般疑问和警惕,也绝不会在面上露出半点。
王敬直向他道:“劭翁,苏大为与我有旧,他今日找我,说让我代为引见,所以我便带他来了。”
“哦。”
王劭微微点头,心说敬直应该没问题,自己人。
目光重新落在苏大为身上,忍不住暗自打量了一番。
这个年轻人,实在年轻得过份了。
听说在辽东战场上,此人协助李积已经灭了大唐的宿敌高句丽。
苏大为,当是这一辈中,军中新起的将星。
听说还很得苏定方的看重。
而且此人与武后关系匪浅,据说在武后出家为尼时,便结下善缘,此后又一直是武后最信重的人之一。
但是他他的面相,刚正果毅,像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将领,并不像印象中,李义府和许敬宗那般城府深沉的猾贼。
“不知苏郎君,今日来我王氏府上,所为何事?”
“见过劭翁,久闻王氏传自先秦,历来门庭显赫,在下心中仰慕已久。”
苏大为叉手行礼,里客套着。
王劭自然不会把他这番客气话当真。
微微拈须,笑眯眯的道:“苏郎君太客气了,请坐吧,坐下说话。”
王家的下人上来,奉上香茶及各色果点。
王劭目光在王敬直与苏大为面上扫了一圈,轻咳了一声道:“苏郎君既然来了,想必是有要事,老朽久不在朝堂,不知……”
苏大为心中暗笑,知道王劭心中忐忑,这是“盘道”来的。
“是这样,前日我刚从百济那边回来,在长安城外,刚巧遇见谏议大夫,与之攀谈了几句,这几日想起当日他说过的话,觉得受益良多,因此登门致谢。”
苏大为一脸认真的说着,目光同时看向笑容僵在脸上的王茂叔。
此时王茂叔已经是大脑当机,一脸懵逼。
心中搜肠刮肚的,当日入城前,自己与这苏大为说过些什么?
对了,当时只是记起有这么个人,看到他的旗帜好像是熊津都督,忍不住就出口问了一声,原本也只是出于对百济战场中唐军英勇的敬佩,也没别的意思。
我说什么了,就让他受益良多?
我怎么不记得?
王茂叔留意到王劭的目光向自己看过来,那目光里透着威严和审视,仿佛在问:你怎么跟武后的人搅到一块了?
王茂叔额头的汗都急出来了。
若是换个心机狡诈的人,此时有一百种方法可以推托甩锅。
偏偏王茂叔还是那种心思方正,一时竟不知如何做答。
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王敬直在一旁微微皱眉,看了一眼王茂叔,再看看身边的苏大为。
总觉得苏大为的笑容里,透着些古怪。
出于对苏大为的了解,王敬直轻哼一声:“阿弥,莫要开玩笑,你既让我引见,我已经做到了,若是没别的事,我就先告辞。”
“别。”
苏大为一把按住王敬直,转头向王劭和王茂叔道:“对了,我这次来,还有另一件事,想请教王家。”
“何事?”
王劭心中微震,知道戏肉来了。
苏大为肃容道:“今日西市那边有一处铺子失火,连累附近几家铺子都烧成了白地,时间大概是辰时左右,我刚好从那边路过,听旧日不良人的同僚说,那间铺子有王氏的干股。”
停了一停,等微微变色的王劭和王茂叔稍微消化一下这个消息后,苏大为继续道:“我还听说,这次失火,很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
既然我与谏议大夫有一面之缘,就顺便来问问,此事,有没有什么线索,能帮助断案?
若有,于公于私,都是一件大好事,不知谏议大夫以为呢?”
嘴里提的是王茂叔,但苏大为的双眼,却一瞬不移的盯着王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