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有了印度朋友的这一大批可以被亨利控制的黄金到来,所以鲍尔默家族准备在1927年加大在美国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以及收购海外资产的力度!
就比如现在在南非西北方向的库内内河地区,塞拉利昂以及中部非洲一些黄金和钻石矿的购买和建设、开发等,都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等再过几十年,估计黄金和钻石对于鲍尔默家族,可能就和一般的石头没什么两样了吧。
要知道英国打了布尔战争的花销就是2000吨黄金,而印度土王提供的数量就够英国打三次布尔战争三次还有富余,可见亨利会利用这些资金办成多少事情。
就比如波音为了加快卡塔琳娜的测试,直接就建造了三架飞机,固然是冒着极大的风险,但也是收获颇丰,也就是资金消耗的速度快了点,不过也会让资金回收的速度更加迅速。
而像军方对坦克方面的研发以及战术方面的研究,如果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看看现在的巴顿,窝在柯尼斯堡整天为了验证坦克战术用的油料而四处化缘,辛苦的紧;很多时候,巴顿的研究就只能在纸面上进行。
再看亨利自己的圣迭戈造船厂,不仅可以自己建造潜艇,而且是不符合现在潜艇设计审美和要求的潜艇,却没有任何人质浞;而研究的鱼雷也可以进行不断的实弹射击实验,这可是美国海军鱼雷局都办不到的。
所谓有钱就可以任性,在亨利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实际上,对于美国现在的科技发展和军工方面的投入,基本上都是亨利在利用自己投资的各种公司在推动;而美国军方因为和平时期的军费削减,实在是无能为力——仅以鱼雷局研发的鱼雷来说,从一战开始到二战中期,鱼雷局一共才研发出四个型号的鱼雷(包括改进型在内),而且其中最重要的舰艇和潜艇用的MK14型鱼雷,还是一个垃圾货,不仅研发时间跨度大,而且还是毛病众多,饱受海军官兵尤其是潜艇部队的诟病。
而像陆军方面的武器,比如后来在二战爆发的时候才装备的汤普逊冲锋枪,也是没有得到美国军方青睐的那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典型:军队不装备,结果装备了黑帮,还在海外市场大大的吃香,就连华夏这种万国造市场,都得到了大量的订单和仿制。
但这款一战末期就定型的枪械,这些年竟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发,最多也就是有一款使用弹匣的改款!其重量大、结构复杂、零部件多难以维护的缺点依旧存在!这就是一个和平时期美国军工产业的现状!
对于亨利来说,汤普逊有没有更先进的改型,并不重要,因为亨利打算上突击步枪了!
成为斯普林菲尔德工厂总工程师的加兰德在跟着勃朗宁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对枪械设计方面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个时代春田兵工厂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设计新枪的工作,所以加兰德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亨利就让加兰德为自己和勃朗宁的枪械设计公司设计一款使用中间威力枪弹的突击步枪。对于这种设计要求使用中间威力枪弹,兼顾冲锋枪的连射和步枪的精准以及超过冲锋枪射程达到400~600米距离的新式步枪,加兰德是一点经验都没有,要从头开始设计。
其实很多时候,一款枪的设计都是基于弹药开始的,不管是毛瑟还是勃朗宁、马克沁,都是如此,从不例外。新枪的指标提出来了,加兰德也要从头开始设计弹药。子弹的发展从法国第一个开始使用无烟火药开始,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九世纪的时候,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的还是黑火药,最多就是将其颗粒化,但黑火药再怎么先进,发射时产生的烟雾也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动力弱,射程近,才有了基于黑火药发射药的步兵战术——俗称的排队枪毙就是根据当时的步兵横排列队步进式进攻产生的外号。
当先进的无烟火药问世以后,速射的马克沁机枪就立刻成了欧美所有步兵青睐的武器,也导致了没有立即改进的步兵集团冲锋战术遭到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在二战中步兵进攻都采用了散兵线的方式,就是将部队士兵分散在很宽的作战距离上,避免机枪火力的巨大杀伤,而步枪在野战中也就变成了鸡肋。
亨利知道对于未来二战的交火,应当以炮兵为主进行远距离杀伤,而在中距离上以机枪火力和曲射火力进行压制,在较近的距离上应使用可以连发的速射和半速射火力进行打击。
现在美军装备的这类武器里重机枪有M2(12.7mm)和M1917风冷机枪,中距离有P26(仿捷克ZB26设计,不过现在是捷克购买了美国的专利,谁让亨利重生后先搞出来呢),近距离有BAR和HB(提前出炉的加兰德八大粒),M1903这种栓动步枪除了还被配上瞄准镜当精确步枪或者狙击步枪使用外,已经被美国军方淘汰了(淘汰的M1903的改镗型号被美国出售给了华夏~~7.62改7.92,符合德系弹药的要求)。
如果加兰德成功的把亨利要求的突击步枪研发出来,估计就连HB(亨利和勃朗宁的第一个字母)和BAR也会被美国军方淘汰掉,不过,如果将加兰德改装成精确步枪,到也是一种好方法——毕竟加兰德的半自动属性可比M1903要射击速度更快,一旦第一发子弹没有命中目标,不必重新上弹、瞄准就可以击发第二颗子弹,命中率就会提高很多,也会带给敌人更大的压力——不要被狙击手盯上,否则,你就死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