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国兴带着他的秘书应一伟,踏上了飞往京城的航班,这是他离开京城到安江市当了半年的市委书记之后,第一次回京。现代交通如此的方便,虽万里也能朝发夕至,穆国兴竟然在半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回去过,也不知道他应该让人称赞呢还是感到遗憾呢?
随著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波音七四七客机腾空而起,平稳的飞行在万米高空。头等舱里的空中小姐又开始了紧张的忙碌,递毛巾送饮料,十几分钟后,一切终于恢复了正常。
穆国兴从包里取出了一本英文版的,由法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杜尔哥写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专心致志的研读了起来,不时还在一些重要段落上勾勾画画的。
这本书是前一段时间吴茵去安江市时,吴老托她带给穆国兴的。吴老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提醒穆国兴不要荒废了学问,在处理完政务的闲暇时间,要加强学习不时的给自己充充电。
穆国兴这次回京也有意想请吴老给他帮忙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攻读一下在职博士研究生。这个计划穆国兴在离京之前吴老就和他讲过,现在好多的地方都出现了博士市长和博士省长之类的官员,他这个硕士研究生也就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了。
其实穆国兴想读博士研究生,也不全是想要镀镀金,在今后的仕途进步上有帮助,主要的还是想多增长点知识,能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帮助。
穆国兴也很清楚,最近几年,干部“攻硕”、“攻博”之风愈演愈烈,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级级都有;从普通大学到名牌院校,处处可见,其人数之众,范围之广,已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另类风景”。
他觉得干部注重知识更新和理论素质的提高,繁忙工作之余不忘给自己“充电”,这本是一件好事,穆国兴也是要求自己这样做的。可问题在于,目前一些官员的文凭获取过程正在失去其“真味”,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腐败———权学交易。
先不说官员读研,单位买单,单就这纸文凭的质量而论就足以令人汗颜。“攻硕”、“攻博”的干部入学考试远比全日制研究生容易得多。课程学习时间大大缩减,一般专门针对干部的研究生班是两至三年学制,授课大多一年半内完成,一年授课两次,每次15天左右。即使如此,依然是“报名时车水马龙,授课时门可罗雀”。
这些所谓的学员们大多公务繁忙,既不能按时来上课,也不能潜心研究,结果是听课有秘书代劳,论文有别人*刀,答辩论文不过是走过场。惟一属于自己的,就是闪着学术光环的一纸“合法”文凭。
穆国兴对这支文凭并不是十分在意,在安江的干部使用当中,他首先注重的是能力,其次才看学历。曾经有一个自我标榜是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处级干部,曾几次给穆国兴写信,要求穆国兴给他一个县,三年之内必有大治,言外之意就是拿着这纸文凭向穆国兴要官当。
穆国兴本着重知识重人才的原则,就把这个处级干部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进行了一番交谈。结果发现,这个所谓的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竟然连一些基础的经济理论都搞不通,这倒让穆国兴产生了怀疑。
事后穆国兴让组织部门去查了查才知道,这个处级干部攻读的是在职硕士研究生,学杂费就花了四、五万元。知道这个消息后,穆国兴是哭笑不得,这个干部读研是经过前一任市委书记批准的,一切手续都合乎规定,但唯一的就是,学的知识不合规定。这么多钱花出去,只换了一纸文凭,让谁听到都感觉荒唐和可笑。
“小伙子,这么厚的一本外文书,你也能看得懂?”
穆国兴抬起头来,发现他邻座一位鹤发童颜、年龄约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正在笑眯眯的望着他。
“呵呵,闲暇时间读读书,也好给自己充充电嘛。”
老人听到穆国兴的话,又仔细的打量他一下,突然问道:“你是体制内的吧?到京城出公差?”
穆国兴点了点头,笑了笑:“是啊,我在顺海省工作!这次到京城为市里去办点事!”
老人纳闷了:“小伙子,你既然是体制内的,又是出公差,应该知道有关规定吧?我看你最多也就是个处级干部,你怎么能坐到头等舱来?你就不怕领导批评你?”
老人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周围几个乘客却全都听到了,这也算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吧。
几个人不约而同的看着穆国兴,想听听他这个“处级”干部怎么能够坐到头等舱来。要是连一个处级干部都能报销头等舱机票的话,这个市里官员的清廉肯定就有问题了。
穆国兴也看了看这个老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位老人身上带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势,有可能是中央那个部委的领导。
“呵呵,您说的不错,按规定副部级以下干部是不能乘坐头等舱的!”
其实穆国兴说这句话已经很明白了,这个老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再也没有吱声,但周围的那几个人却议论开了。
“你看,现在当官的就是好啊,一个处级干部都能坐头等舱。中央总是在说反腐,可这个腐败是真的没有个尽头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